宅宅少妇无码,大香区一二三四区2021,欧美激情第1页,国自产偷精品不卡在线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網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互動交流 > 在線訪談

謝安軍詳細解讀《四川省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

來源:四川省自然資源廳     發布時間:2021-07-16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0

主持人:

各位網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參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四川是典型的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區和生態環境脆弱區,是全國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日前,省政府出臺《四川省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加快構建與我省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地質災害全域整治模式、科學防控體系、分級防治格局,大力提升地質災害綜合防范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了讓廣大網友深入了解文件的有關內容,今天我們非常榮幸的邀請到了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應急管理廳副廳長(兼)謝安軍同志,對文件進行解讀,并與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交流。同時,今天我們的訪談,將聯合新華網、四川觀察、川觀新聞、四川發布、封面新聞等平臺同步直播,歡迎各位網友積極參與。您好,謝書記,請您給我們廣大網友打個招呼吧。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謝安軍: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自然資源廳機關黨委書記謝安軍。很高興通過省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和大家互動交流,謝謝。

主持人:

首先,請您簡要介紹下《四川省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出臺的背景和意義?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謝安軍: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為什么會出臺三年行動計劃,剛才主持人講到了,四川是典型的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區和生態環境脆弱區,是全國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這些年,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開展了一系列惠民生、保安全、利長遠的基礎性工作,有力有效應對了多次強震及特大暴雨災害的考驗,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特別是2014年,在原國土資源部等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在全國首批啟動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工作試點,經過近7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調查評價、監測預警、工程防治、能力建設等四大體系,健全完善了項目資金管理制度及管理服務決策專業支撐機制,7年來,全省累計消除地質災害隱患4.1萬余處,使98萬余名群眾免受地質災害威脅。但是,受頻發地震及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氣候特點影響,我省地質災害多發易發、險情重、危害大的省情仍未得到根本改變。

我們通過排查,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查明的地災隱患點達3.6萬余處,分布在21個市(州)、176個縣(市、區),特別是威脅50人以上的地質災害隱患點仍有7024處,58個縣城不同程度遭受地質災害威脅,迫切需要集中必要的時間、財力和政策進行攻堅,整體提升地質災害風險防控能力和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并就防災減災救災提出了“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的重要論述,強調要建立高效科學的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系,提高全社會自然災害防治能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統籌發展與安全,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明確要加強洪澇干旱、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地震等領域監測預警和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

為深入貫徹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統籌發展與安全、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策部署,在省政府分管省長親自推動下,自然資源廳自去年8月牽頭起草了《三年行動計劃》,在起草過程中,多次征求市(州)人民政府、省級相關部門和社會公眾意見,進行了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和合法性審查。4月16日,省委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由我廳編制的《三年行動計劃》,5月30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三年行動計劃》,計劃從今年起,用3年左右的時間,通過工作思路、整治舉措、政策支持、資金投入、制度體系等方面的改革創新,加快構建起與新發展理念、新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地質災害全域整治模式、科學防控體系、分級防治格局,為四川高質量發展和群眾安居樂業提供安全保障。

主持人:

 

我們都知道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四川是典型的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區和生態環境脆弱區,剛才您也說到了,三年行動計劃出臺不僅利于本省的發展,更有利于人民生活。請謝書記介紹一下,《三年行動計劃》的主要內容及做法有哪些?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謝安軍:

《三年行動計劃》這個文件6個部分,18條意見,包括總體要求、建立隱患風險識別與管控體系、開展受威脅縣城綜合整治、實施重大隱患搬遷治理、強化政策資金支持、加大組織保障力度等6個部分,共18條意見。

(一)總體要求。闡述了“全域整治、科學防控、分級防治”的指導思想,提出了“全覆蓋開展地質災害易發縣(市、區)風險調查評價及區劃,提升隱患發現識別能力和風險防控水平;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完成受威脅縣城綜合整治;以威脅50人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為重點,分類施策消除隱患威脅”的總體目標。通過分類有序實施搬遷治理,累計消除地質災害隱患點2萬處左右,受威脅人數減少45萬人左右,地質災害隱患風險顯著降低。

(二)通過點面結合構建隱患風險識別與管控體系,增強全域風險防控水平。全覆蓋開展176個地質災害易發縣(市、區)1:50000地質災害風險普查,對重點城鎮和地區部署開展1:10000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初步摸清隱患風險底數。逐點落實群測群防措施,加大普適型專業監測設備安裝運用,構建省、市、縣三級地質災害風險預警平臺,形成“專業監測+預警平臺+責任人+監測員”的立體監測預警格局。以地質災害風險區為單元,建立“網格員”體系和“網格化”管理機制,探索建立點面結合“雙控”機制,實現隱患點防控和風險區管控有機結合,有效提升隱患發現識別能力和風險防控水平。

(三)通過分類分區開展受威脅縣城綜合整治,提升重點區域防災能力。建立完善縣城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估體系,綜合評定58個縣城地質災害風險等級,重點評估15個地質災害集中連片發育的重點縣城,建立完善縣城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估體系。對15個重點縣城,按照布局優化、功能疏解、工程防控三種類型進行分類整治。針對縣城周邊可利用空間充足,以避讓為主,優化空間布局,加強改造更新;針對縣城周邊無、但縣域內有可利用空間,采取搬治結合,加強功能疏解,限制城鎮規模;針對縣城周邊和縣域范圍內均無可利用空間,以治理為主,強化工程防控。對其它43個受地質災害威脅縣城,針對建成區,堅持“治理為主,避讓為輔”,根據輕重緩急開展工程治理;針對規劃新區,堅持“避讓為主,治理為輔”,結合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雙評價”和“雙評估”,劃定縣城用地布局“安全線”,實現地質災害風險源頭管控。初步形成以地質災害風險防控為基礎,以優化用地布局為導向,以安全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四)通過搬治結合實施重大隱患整治,筑牢生命安全保護防線。聚焦威脅50人以上的隱患點,按照“能搬則搬、應搬盡搬”原則進行整治,確因威脅學校、醫院、場鎮、歷史文化村落、政府辦公場所、重大公用設施、聚居點等無法全面搬遷的隱患點,按照輕重緩急有序開展工程治理。對威脅50人以下險情緊迫,危害突出的隱患點,綜合考慮經濟合理性,優先采取避險搬遷措施。鼓勵因地制宜實施“地質災害+生態修復、文化旅游項目開發、康養設施建設、綜合田園體及市政基礎設施打造”等綜合治理,建成一批兼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地質災害防治示范工程。

(五)通過多元籌資構建分級投入機制,保障防治措施高效落地。提出了用好用活相關政策、加大各級財政支持力度、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等政策措施,來保障《三年行動計劃》落地落實。一是在用好用活相關政策方面,明確要用好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等政策措施。可將符合條件的地質災害避險搬遷與增減掛鉤項目統籌實施,提高搬遷積極性。避險搬遷選址無法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可根據相關政策規定調整優化永久基本農田布局,保障用地需求。二是在加大財政資金支持方面,省財政統籌分配中央和省級資金,對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風險調查評價、風險管控體系建設、威脅縣城隱患整治和威脅50人以上隱患點治理予以重點支持,向地質災害高發易發且經濟較差地區適當傾斜。市縣承擔主體責任,將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資金需求,省級對任務完成較好、資金使用績效較好的市縣給予適當獎補。三是在健全多元化投入方面,支持市(州)統籌安排地方政府債券開展符合條件的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實施。堅持“誰受益,誰出資”,落實受益企業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和義務。加大力度整合惠農惠民項目和資金。綜合利用泥石流治理工程清淤騰庫砂石資源。多渠道、多元化保障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資金。

(六)通過健全組織保障力度,凝聚合力確保目標任務完成。一是健全防災責任機制。明確市縣政府地質災害防治主體責任和行業部門監管責任,要求將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納入民生實事推動,主要負責同志要加強組織協調、督促落實。二是加強防災能力建設。支持市縣通過購買服務、建立健全專業支撐機構等方式充實人員、加強應急技術支撐裝備建設,夯實基層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基礎。三是完善制度標準體系。推動制定《四川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健全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相關的一系列項目管理、資金管理、風險管控等制度和技術標準,規范化推動三年行動落地落細。四是積極開展宣傳引導。認真梳理總結近年來典型地質災害案例,編制通俗易懂好傳播的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片和“口袋書”,開展宣傳培訓進企業、進在建工地、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進機關“七進”活動,將地質災害防范宣傳覆蓋到“最后一米”,有效提升廣大干部群眾識災防災避災的意識和能力。會同省直機關工委、團省委、教育廳及成都理工大學,圍繞“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筑牢安全發展基礎”防災減災日主題,開展2021年“青春志愿·守護生命”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周活動,大力鼓勵志愿者隊伍成為一支新的防災力量,營造全社會支持參與地災防治的濃厚氛圍。

主持人:

好的,謝謝謝書記。通過3年努力,我們要完成全省176個地質災害易發縣市區、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以及區劃,也要完成58個受地質災害威脅縣城綜合整治,分類有序實施搬遷治理,累計消除地質災害隱患點2萬處左右,減小受威脅人數45萬人左右,顯著降低地質災害隱患的風險。您剛剛給我們介紹得十分清楚,還想問一下您,《三年行動計劃》的關鍵點和創新點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謝安軍:

《三年行動計劃》是我省自主創新的改革事項,它的關鍵點和創新點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堅持全省“一盤棋”思想,加快建立全域整治模式。具體內容上,全覆蓋開展地質災害易發縣隱患風險調查評價,在基本掌握底數的基礎上,逐點分類施策、突出重點、源頭整治,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被動減少災害損失向主動降低災害風險轉變。

二是變群測群防為人防技防,健全完善科學防控體系。充分運用高分遙感等“空天地”一體化科技手段,提高調查評價精度和隱患發現識別能力。在逐點抓緊抓牢群測群防的基礎上,積極推廣普適型專業監測設備,加強監測成果分析運用,提升監測預警效能。注重依托地勘隊伍專業技術優勢,強化基層防災力量支撐。

三是強化壓實市縣主體責任,全面構建分級治理格局。堅持屬地為主,分類型、分層級落實省、市、縣和行業主管部門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責任,分年度、分區域制定實施方案和細化目標任務清單,強化績效評價,確保權責分明、保障有力,推動工作落地落實。

四是變單一投入為多元投入,推動形成資金投入新機制。我們想通過三年行動計劃,要改變當前主要靠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為主的單一投入模式,建立市、縣為主體、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資金補助為輔的投入新機制。通過探索使用一般債券、整合土地政策資源、落實受益企業主體責任、引導市場化投入等方式,努力拓展防治經費籌資渠道,保障全域綜合整治資金需求。

主持人:

謝謝,我們不僅要全省一盤棋,全域整治,還要用科技手段提高調查的精度和隱患識別調查能力。我們知道四川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也在開展,一刻也沒有停過。能不能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最近印發的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與以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有何不同?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謝安軍: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我省出臺的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與以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相比有繼承,也有創新,既承接了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以來探索積累的經驗做法,又在工作思路、整治模式、政策資金、工作體系上有改革創新,全域綜合整治更強調地質災害防治的整體性、主動性、科學性和協同性。我想從四個方面來解讀它:

一是從整治范圍看,從過去相對分散、“撒胡椒面”式的隱患點零星整治,到統籌兼顧、整體推進、重點突出的全域綜合整治,對所有已發現隱患點,綜合考慮規模大小、威脅對象、緊迫程度,全覆蓋分類落實監測預警、工程治理、避險搬遷、排危除險等整治措施。

二是從推動路徑看,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工作納入了省委深改委重大專項改革事項,寫入了2021年省政府工作報告,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研究,分管省領導親自謀劃、高位推動,確保了政策、目標、任務在市縣層面的落地落實。

三是從整治措施看,充分運用“空天地”一體化的現代技術手段,加強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推廣,更加注重科技手段的運用和科技防災水平的提升。明確提出堅持“以搬為主,搬治結合”整治思路,更加注重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實施,著力從源頭消除地質災害隱患的同時,切實改善隱患點受威脅群眾居住發展條件,有效銜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四是從政策機制看,改變過去單一投入、上熱下冷的工作局面,通過強化落實主體責任、整合政策資源、拓展籌資渠道,夯實基層防災減災基礎,健全完善工作責任落實體系,調動市縣積極性、主動性,發揮行業部門協同性、聯動性,推動形成工作合力。

主持人:

總結一下就是我們既有傳承,也有創新,剛才您從整治范圍、推動路徑、整治措施和政策機制四個方面給我們深入剖析,我們也得到了十分清楚的答案。在文件的第五部分也就是強化政策資金支持這一塊有六個字,就是“誰受益、誰出資”。請問謝書記,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中,《三年行動計劃》為何提出了“誰受益,誰出資”的籌資模式?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謝安軍:

這次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改革模式。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及省委省政府相關規定和要求,“管行業必須管地災”、“誰引發,誰治理”是地質災害防治的基本要求。威脅水利、交通、市政、企業等行業和領域的地質災害隱患排查與整治應由相應行業主管部門和責任企業承擔。而威脅城鄉居民安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主要由自然資源部門負責。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部分地質災害隱患點威脅對象既包括城鄉居民,也包括其他行業領域、企業單位。過去,這類隱患點的治理主要依靠中央、省級財政資金補助投入,既沒落實相關受益主體的防治責任,且資金來源渠道也比較單一。

《三年行動計劃》的制定出臺,打破以往防治資金單一投入的模式,進一步明確和落實行業主管部門、相關受益企業的防災責任和義務,整合各方力量,形成防災合力,促進防災效益最大化。“誰受益、誰出資”的關鍵在于厘清受益對象,結合保護對象及工程措施公平確定各方籌資比例,充分調動各方參與防災減災的積極性。前期,在樂山市金口河區、阿壩州茂縣、甘孜州丹巴縣等地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中,我們已開展了先行探索和實踐,由省財政、區(縣)財政和相關受益企業分擔項目投資,共同出資實施了工程治理,這一模式今后還將在全省地質災害綜合整治中廣泛鋪開和推廣。

《三年行動計劃》鼓勵積極創新治理模式,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實施“地質災害治理+”,將地質災害治理與生態修復、文旅開發、土地綜合利用等有機結合,打造有投入、有產出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引導社會資本積極投資和參與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進一步顯化地質災害整治工程的經濟社會效益。當然,創新推行“工程治理+”比較難,但是這是一個好的模式和路子,我們將全力以赴的鼓勵和推動。

主持人:

您剛剛說要理清受益對象,充分調動各方參與防災減災的積極性,并且,我們還有先行的探索和實踐,也確定了可行性。回到文件的第五部分,有一句話是支持市(州)統籌安排地方政府債券,用于符合條件的地質災害整治項目實施。請問謝書記,支持各地統籌安排地方政府債券用于全域綜合整治該如何實施?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謝安軍:

這也是三年行動計劃的創新點和突破點。目前,按資金用途和償還資金來源不同,地方政府債券分為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一般債券是為沒有收益的公益性項目發行,主要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作為還本付息的資金來源;而專項債券是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發行,以公益性項目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或專項收入作為還本付息來源。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基本屬于民生和公益項目,不能產生資金收益,因此主要以一般債券支持為主。在這個方面我們做了幾項工作:

一是我們和省財政商量,省財政已同意將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納入地方一般債券重點支持使用范疇,《三年行動計劃》中也有相關表述,為市縣籌劃開展工作提供了明確的政策支撐和依據。

二是使用一般債券用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需細化落實到具體項目上,市縣要根據既定目標任務,分解年度計劃,統籌做好項目規劃安排,適時優化調整本級一般債券支出結構和分配比例,于每年年初按項目入庫方式,逐級申報新一年度的一般債券,具體工作需要請各級自然資源和財政部門加強溝通銜接。

三是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啟動和實施周期一般較長,市、縣要提前完成申報項目的勘查、設計、專家評審等前期工作,一般債券到位后及時將資金撥付到項目上,加快項目推進實施和債券資金使用,確保按期完成規定建設任務,提高債券使用績效。

主持人:

剛剛您也談到了我省的省財政已同意將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納入地方一般債券重點使用范疇。請您解釋一下,我們應該如何考核評價全域綜合整治實施成效?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謝安軍:

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要如期取得既定成效,關鍵是要解決責任、投入和考核的問題,要確保政策、目標、任務在市、縣層面落地落實,我們想主要從三個方面去著力。

一是綜合考慮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形勢、防災需求和2014年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以來,年均資金籌措投入力度與消除隱患點數量、減少受威脅人數等情況,設定了3年集中整治期消除地質災害隱患點2萬處左右、減少受威脅群眾45萬人左右的約束性指標,并根據各地實際細化分解到各市(州),壓緊壓實市縣主體責任。

二是《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市縣及時制定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年度實施方案并報上一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備案,各級政府要將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納入年度考核事項,高位推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形成強大工作推力。

三是健全完善激勵獎勵機制,及時制定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項目和資金管理制度,對投入力度較大、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任務完成較好的市縣,省級給予通報表揚和適當績效獎補。對任務完成進度滯后、資金使用績效較差的市縣給予定期通報和適時約談。在安排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資金時根據績效考評情況對各地資金補助總額進行調整。通過細化分解目標任務、嚴格實施過程督導、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層層壓緊壓實防災責任,確保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工作整體順利推進,防治目標如期實現。

主持人:

就是說我們有一個約束性的指標,并且各級政府還要納入年度考核事項,要提高積極性,健全完善激勵和獎勵機制。請問謝書記,為加快推動《三年行動計劃》,實施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謝安軍:

《三年行動計劃》5月30日已經印發了,自然資源廳作為牽頭部門,為加快推進,確保成效,我們已召開《三年行動計劃》集中答疑和解讀培訓視頻會對市(州)的問題疑惑進行了答疑釋惑,下一步,我廳將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緊盯重點工作和薄弱環節,全力以赴地推進《三年行動計劃》實施和抓實汛期地質災害防范,確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落地落實,盡我們最大努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一是強化組織統籌協調,全力推動《三年行動計劃》落地。繼續督促指導市(州)在規定時間節點內做好《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編制,逐級壓實責任,切實推進實施方案落地見效,力爭用3年或更短的時間累計消除地質災害隱患點2萬處左右,減少45萬左右的受威脅人口,使全省地質災害隱患風險顯著降低。會同財政、發改等有關部門,加快制定完善與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相配套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技術標準,促進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推進,有效提升地質災害整治水平和風險防控能力。同時,結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推進,積極支持將搬遷貧困村剩余的掉邊掉角農戶統籌納入避險搬遷安置。

二是加速謀劃重點工作,規范制定法制化防災落地。《四川省“十四五”地質災害防治規劃(送審稿)》、《四川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試行)》當前均已修訂完善,正積極按程序報批;同時,推動赴山西、陜西、重慶等地立法調研成果轉化,加快《四川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起草,提升應急響應處置能力,也為我省地災防治工作有力有序開展提供科學指導,并為今后地質災害防治提供重要遵循。

三是聚焦防災關鍵環節,確保汛期防治措施落實到位。一是把“查”作為基礎。依靠駐守專業技術力量和基層干部群眾持續抓好“三查”及農村切坡建房隱患風險排查評估,牢牢掌握防災主動權。二是把“防”作為主攻。堅持“每日會商”“每日調度”,動態開展監測預警,督促各地將山區在建工程業主及施工單位有關責任人納入當地預警體系,強化落實預案演練、值班值守、信息報送等各項要求,緊盯重點區域、重點點位、在建工程和重要時段,確保預警信息及時到村到戶到點到人。尤其是嚴格落實“三避讓”“三個緊急撤離”剛性要求,重點抓好“空心村”結對幫扶措施落地落實和避險人員管控,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地質災害風險。三是把“治”作為根本。全力推進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三年行動,加快民生實事實施,提升科技防災水平,確保防災功效。四是把“救”作為底線,扎實做好應急搶險各項準備。這就是我們為了配合《三年行動計劃》實施需要配套開展的一些工作。

主持人:

非常感謝謝書記的介紹,相信在自然資源廳的指引下,我省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將會得到最大的保障。今天我們的訪談也受到了非常多網友的關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一看網友們有哪些問題。

網友“乘風破浪”問道:地質災害治理是一個大工程,請問目前我省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謝安軍:

剛才我也提到,四川是全國地質災害多發頻發省份之一,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嚴峻、防災任務艱巨,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將其納入民生工程,作為民生實事。

在自然資源部、財政部等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自2014年起,四川作為首批試點省份,在全國率先試點開展以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綜合防治、能力建設為核心的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7年來,通過實施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和災后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累計投入中央、省級專項財政資金170余億元,大力開展地質災害綜合防治。在調查評價方面,部署開展了76個地質災害易發縣(市、區)1:5萬地質災害詳查、176個縣(市、區)年度巡排查及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16個縣高山峽谷區地質災害精細化調查示范以及重點縣城地質災害風險管控調查評估等工作,進一步摸清了隱患風險底數,健全了防災避險預案,落實了防災責任。在監測預警方面,對排查發現的隱患點,逐點落實了群測群防專職監測員、監測責任人及防災責任人4萬余人,在開展省級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的基礎上,自2017年起開始,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險情重大的地質災害隱患普適型專業監測預警工作,通過在近1.4萬處隱患點上安裝自動雨量站、裂縫變形、聲光報警器等監測裝備及采集數據實時互聯互通,建立了四川省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預警平臺,實現“點對點”實時自動預警。在工程防治方面,部署實施了10萬余戶避險搬遷、近2400處工程治理、19處小流域綜合整治、4000余處排危除險等工程,有效改善了受威脅群眾生產生活安全保障條件。在能力建設方面,建成21個市(州)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預警系統及地質環境管理系統,93個縣級地質災害遠程傳輸實時對講監測指揮平臺,落實駐守專業地勘隊伍200余支、800余名技術人員汛期常駐地質災害易發縣(市、區)及市(州),累計開展地質災害宣傳培訓和避險演練23.9萬場,培訓演練群眾達655萬人次,極大地提升了社會公眾主動防災避災意識和基層防災減災支撐保障能力。

也給網友們通報幾個數據,2014年以來,通過實施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實現累計消除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達4.98萬余處,使近120萬人成功擺脫地質災害威脅,實現地質災害成功避險591起,避免了27945名群眾因災傷亡。年均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從2014年以前的127人降為19人,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工程取得了積極的防災減災成效,廣大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也多次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及自然資源部的充分肯定。

主持人:

剛剛謝書記也說到非常多的數字,我想這都體現了我們在地質災害治理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我們再看下一位網友的提問。網友“云海”問道:威脅50人以上的地質災害隱患點以搬為主,請問如果有不同意搬遷的怎么辦?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謝安軍:

省政府辦公廳今年5月30日印發的《四川省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提出,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基礎上,加大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實施力度,鼓勵搬遷群眾向城鎮、中心村聚集,遠離地質災害威脅。對威脅50人以上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原則上以搬為主,在甘孜、阿壩、涼山等三州地區和盆周山區部分區(縣),能搬則搬,其余地區應搬盡搬。這是我省實施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的一項工作創新。根據近年來浙江等全國先進地區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的一些經驗做法,結合四川實際,在我省大部分地區,特別是丘區,相較于工程防治,采取避險搬遷一般來說是經濟合理性最高,也是能從源頭消除地質災害隱患威脅,一勞永逸的重要舉措,同時還能有效改善受威脅群眾的居住發展條件。為提高群眾搬遷積極性,中、省籌資對避險搬遷農戶按照非民族地區每戶3.5萬元、民族地區每戶4萬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同時,我省鼓勵市、縣加大整合土地綜合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礦廢棄地復墾等惠農惠民項目和資金,發揮聚合效應,對搬遷集中安置點,可按照涉農資金統籌整合要求,加大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創新搬遷舉措,加強政策宣傳、引導和動員,多做群眾思想工作,鼓勵受威脅群眾早日搬離危險區,早日過上安穩日子,不斷推動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往群眾心里走、向深里走,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主持人:

既要尊重,也要鼓勵,我們一切都是從人民出發,為人民服務。我們再來看下一位網友提問。

網友“光影”問道:請問怎么評定地質災害風險的區域和受影響的級別?評定以后要公示嗎?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謝安軍:

按照《四川省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要求,將充分運用高分遙感等“空天地”一體化手段,對全省176個地質災害易發縣(市、區)全覆蓋開展1:50000地質災害風險普查,對重點城鎮和地區開展1:10000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風險調查和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地質災害基礎工作,通過這個重大基礎工作,根據調查評價結果,對有人類活動的地區進行地質災害風險評價,進行風險排序,并根據風險高低分類落實防控措施。同時,對調查區開展地質災害風險區劃,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隱患風險數據庫,編制完成全省地質災害風險“一張圖”和“防治區劃圖”。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一點一碼”和“一區一碼”的要求,在有條件的縣探索開展“點面結合”的風險管控新模式,實現隱患點防控與風險區管控有機結合,并將防控責任和措施落實情況及時向社會公示。

主持人:

相信這位網友已經有了十分清楚的答案。我們再來看下一位網友的提問。網友“冰紅茶”問道:請問和以前相比,受地質災害風險的區域的解決方法有新的方案嗎?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謝安軍:

和以往相比,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在地質災害風險防控、隱患風險整治等方面都有探索和創新。

一是從隱患風險防控方式來看,由過去傳統的單點防控向“點面結合”的風險雙控轉變,在逐個隱患點落實防災責任人及專職監測員等群測群防措施的基礎上,按照劃定的風險區實行“網格化”管理,每一個風險區落實網格管理員,制定統一規范的分級分區風險防控標準和流程,明確不同預警級別下,各等級風險區域和隱患點對應的防災響應預案和避險管控措施。

二是從隱患風險整治措施來看,堅持“以搬為主,搬治結合”,優先鼓勵和引導受威脅群眾避險搬遷,允許符合條件的避險搬遷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統籌實施,并加大集中搬遷安置配套設施建設投入,提高搬遷農戶的積極性,在著力消除地質災害隱患的同時,切實改善隱患點受威脅群眾居住發展條件,有效銜接鄉村振興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三是從隱患風險防控思路來看,更加注重地質災害風險源頭管控,特別是在開展受地質災害威脅縣城綜合整治中,對縣城新建區和功能疏解區,通過開展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結合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雙評價”和“雙評估”,進一步優化國土空間用地布局,合理劃定“安全線”,有效避讓地質災害風險。從源頭防控地質災害隱患風險,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主持人:

好的,謝謝。其實總體來說就是,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我們就惡之。一切都是從我省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在節目最后,謝書記您還有什么話想對網友朋友們說的?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謝安軍:

當前全省上下都在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和文明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自然資源部門的黨員干部來講,我們將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防范救災理念,始終牢記初心使命,踐行黨的宗旨,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奮斗意志,堅定恒心韌勁,在堅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上,用情用心用力,以責任實干和行動,全力推動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落地見效,為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而不懈努力,感謝主持人,感謝在線網友的參與和關注,汛期也到了,地質災害防治任務也很重,按照省政府網站在線訪談節目安排,近期我還將作客這個欄目,與廣大網友見面,回答大家關心關注的話題,謝謝大家。

主持人:

謝謝,非常感謝謝書記做客我們的直播間,帶來耐心的解答。今天的訪談到這里就結束了,再一次感謝大家對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的關注,我們下期節目不見不散,再見!

 

2021-07-15 16:9:56